2月16日的南粤大地气温急剧下降,这场倒春寒让中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面临的复工复产和防控疫情两难之考显得难上加难。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丛教授对中新社记者说,受疫情影响的行业集中在零售、酒店、餐饮、交通运输,以及延期复工的劳动密集型中低端制造业。具体到企业微观层面,受影响最大的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比较高的中小民营企业。
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日前针对总部集中在福田、罗湖等五个区的100家企业所作问卷调查显示,1月20日至2月8日,46%的深圳零售企业营业额同比下降超过50%,而93%的企业营收在未来三个月内无法恢复。在当前情况下,100家受访企业现金储备及现金流平均能支撑企业经营3.27个月。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出现拐点,复工复产的紧迫性已火烧眉毛,但2000多万务工人员返粤带来的防控压力更如芒刺在背。
广东依靠成熟的“数字政府”运作,日前启动广东省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支持和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该平台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多个业务单位共同打造,帮助全省1200万家商事主体实现更多事项在线办理、不见面审批、不出门办成事。平台收到企业提交的问题和诉求后通过“数字化”手段,根据企业所在地区、所提问题类型迅速进行精准分发流转,努力实现“企业有呼、政府必应”。
2019年GDP超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制造业大市佛山,拥有300多万的产业工人、500多万的外来人口。
“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难度很大,但我们没有退路,要把‘两难’变成‘两全’。”佛山副市长乔羽表示,佛山完成对全市3.7万家用工主体的筛查,并出台实施企业复工前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年后返工人员防控指南等文件,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分批轮班错时上岗、错时用餐等制度。
截至目前,佛山累计复工工业和商贸流通领域企业12100多家,累计复工人数6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3940家。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肇庆市,把疫情防控作为企业复工前提,推行分类分批复工复产,目前该市11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复产110家。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公司是肇庆市高要区较早获批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高要区工信局局长夏洪彬得知该公司拟利用大数据手段记录员工近一个月的活动轨迹后,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通过技术支持、业务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
“临开工前,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包括员工健康情况的排查、运输车辆的通行审批等,这些问题陆续得到解决。”该公司压铸总经理莫建忠说。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发挥信息化优势,推出由云视讯远程会议、VPN+云空间远程办公、云企信远程协作以及疫情防控信息化服务组成的“安全复工保产四件套”,助力企业员工轻松远程办公,可对员工进行非接触式体温监控以便提高出入管理效率。在疫情期间,这项应用服务免费开放给中小企业使用。
由中国中铁二局深圳公司承建的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学校项目目前已全员复工,复工以来每日持续关注、上报项目员工身体健康状况、出行状况,卫生巡查频次提高为平时的两倍。项目负责人王铮说:“虽然工期紧,但不能搞疲劳战术,要避免员工过度疲劳。”
位于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的莱尔德公司,春节前紧急筹集可供正常使用3个月的防疫物资,复工后产能只恢复到平时的30%左右。春节期间离开过深圳的400名员工返回后,公司果断选择不让这些员工住进园区,而是包下500个酒店房间,为他们配送一日三餐,每日测量3次体温。
“根据我关于消费者信心和市场情绪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研究,信心和情绪波动是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的重要的因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院长(学术)王健教授说,“目前深圳等地方对政府拥有的写字楼进行减租、降低或者延缓纳税、帮助企业短期融资和为企业复工提供必要帮助等,这些政策对保护中小企业非常有效,值得推广。”(完)